第四一六章 火力还不够!虚眩行动-《后明余晖》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谈及火炮则大有说头,无独有偶,美军装备的M7918型155㎜榴弹炮也正是明军目前正在考虑的东西。

    因为扩军的缘故,大明陆军发现现有的野战重炮旅数量不够了,所需的144㎜榴弹炮也供不应求。

    依照至昌三十六年编制表,野战重炮旅下辖两个十八门制榴弹炮营和两个十八门制加农炮营,而陆军制式的三五式144㎜榴弹炮虽然性能优异,但产量却不算高。

    虽然在和平时期悠哉悠哉的制造也已经完成了对17个常备野战重炮旅的换装——共计612门,但恐怕无法满足接下来的扩军需求。

    如果单单只是为了满足新组建的野战重炮旅的需求那倒还好,沈阳陆军火炮工厂等兵工厂预计可以在战时达到年产约六百门的水平,如果再扩充生产线的话,近千门也不是事。

    然而大明陆军却充满了颇为疯狂的想法——现在的编制火力还不够强大,步兵师不能没有六英寸级别的火炮!

    尽管配属野战重炮旅的明军三六年制步兵师的火力不逊于西方列强的步兵师,但是陆军觉得还不够。

    陆军希望为每个步兵师增加一个十二门制的144㎜榴弹炮营,并增加一些卡车编制,以此来使得师级火力取得压倒性优势。

    然而这所需的数百门144㎜榴弹炮一时半会也没法凭空生成,于是大明陆军就盯上了库存的老旧火炮。

    在欧战结束后,大明军事观察团向法国施耐德公司提出了购买Mle-7917型155㎜榴弹炮生产许可的要求,随后定型生产,这就是一九式144㎜重山炮的由来。

    这是当时横向比对了奥、英、德和本国众多同类火炮的结果。

    不过为了鼓励本国军工部门,兵部还是订购了一批沈阳陆军火炮工厂的竞标方案,但只用了几年就低价转手卖给了朝鲜。

    施耐德Mle-7917起初是为沙俄军队设计的,但因为性价比很高也被法军采用,之后美军也认为它相当不错,把它列为制式火炮大量仿制。

    中、法、俄、美、西、意等国均为其忠实用户,足见其性能之优异。

    战斗全重才3250㎏,炮弹重量也有43.5㎏,身管仅仅为15倍径却拥有11.3㎞的最大射程——用同类火炮中最短的身管倍径做到了当时最远的射程。

    所以无论是明军还是美军都对它念念不忘,大明陆军打算重新启用这些老当益壮的火炮,而美军更是在为之更换了新式开脚炮架以后继续大规模生产。

    不过针对澳洲的行动在即,眼下没有工夫再新编榴弹炮营了,只能等以后轮换休整的时候再做打算。

    至昌三十九年九月十四日,经过几个月来共计十四次大小会议的商议和精修,大都督府参谋处最终敲定了远征澳洲的作战计划。

    行动编号为“甲字/五五七/二号/改四”,代号名曰“虚眩”。

    整个作战计划从宏观上来看分为一前一后两个层级,大致为:

    首先,攻占澳洲西北部的小城市达尔文,在那儿站稳脚跟。

    接着,以达尔文为跳板进攻巴布亚新几内亚,夺取半岛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莫尔兹比。

    在完成这一切以后,数十万明军再通过莫尔兹比启程大举登陆澳洲东北部的凯恩斯和汤斯维尔,陆续将大部队投送上岸,集结完毕以后向南进攻横扫整个澳洲。

    这个计划的制定依据是澳洲的地形和人口分布特征——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东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东部是亚热带湿润气候,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大多数人口集中于东部城市。

    担负进攻达尔文和莫尔兹比的部队依旧由陆战一旅承担,到头来还是逃不过成为明军急先锋的重任。

    朱泠婧自然希望能把首战之功交由自己的班底心腹,军部大佬们也不傻——不是什么大事,那就迎合皇帝的心意呗。

    何况那些精明的家伙十分清楚这一次的首战绝不像以前一样轻松——入侵澳大利亚人的门户,澳军的士气和意志恐怕会相当惊人,这必是一场硬仗。

    既然如此,那何必去自讨苦吃呢?等陆战一旅将之解决就行了,咱们等之后登陆澳洲以后跟着大部队捡些小果子即可。

    因此,第一梯队的序列含海军陆战队第一旅、陆军第二十七步兵师、陆军第一攻坚战车营、第四工程旅、第三野战重炮旅、第二航空勤务队,这支先遣部队的总兵力达三万六千人。

    而后续大部队则是第五军、第六军等澳洲兵团的主力了,不过他们会在爪哇待命,直至达尔文和莫尔兹比均被夺取才会登船出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