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大洋彼岸的扩军潜力-《后明余晖》
第(2/3)页
这些数量庞大的兵器不容忽视,以之扩军六十个师都是往少了估计,实际上完全可以凑出上百个师。
这还只是第一波消耗而已,一旦转入战争状态,完成军械生产转型,各类武器装备将会如洪流般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
可以说这才是朱立锲最为忧虑的地方——大明的确可以轻松将整个南洋收入囊中,能让英荷两国忍气吞声,但怎么确保美国捏着鼻子任了呢?
虽然后者的确有概率退缩,但怎敢排除美国选择正面强硬应对的可能性?
倘若谁敢不考虑这种情况,就不叫乐观与自信了,而应该叫天真和自负。
到时候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让大明和美国坐上谈判桌?或者说,以当前大明的国力能否对抗之?
这是朱立锲作为皇太子所忧心的——打可以,但是如何体面地结束战争?
对于如何让战争变得“可控”,他没有几分把握,因为他很清楚那些从战争中获益的、赚得钵满盆满的家伙真的会满足么?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
更重要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利益分配是非常复杂的,无法避免分配不均。分蛋糕时无论下刀多么精准,总归不能避免多一点或者少一点。
而这,恰恰会是矛盾之所在,到时候那些家伙势必会不甘心就此结束——凭什么他由此赚了那么多,我还没赚多少呢就要终战了,岂有此理?
思索少顷之后,吴正仁沉吟道:“美国人彻底放弃远东的可能性不大,再精明的商人也会冒险投资尝试,战端一开,除非我军战果能犀利到让他们立马打消念头,否则他们不大会选择和谈。”
他顿了顿,接着说:“比如就像海军方面所言,倘若能在短时间内对美海军之太平洋舰队取得歼灭性打击,这就足以使之彻底放弃远东了。”
如果能对太平洋舰队取得毁灭性打击,那么广阔的太平洋就任大明海军游弋了,北美洲西海岸门户大开,这种情况下美国人的确很可能选择和谈,因为短时间内无法造舰补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