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学院演讲-《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3/3)页
“高速工业化带来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国民经济结构从农业形态向工业主导形态的转变,促使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对外贸易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看作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重要标志。”
听到林逸青一开场便提到了海外贸易,明显的是按着他的套路来的,奥贝的眼中闪过得意之色。
“伴随着一个国家进行海外贸易而建立附属机构和设施的一系列政策,海权也就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地壮大。海权主要是一种经济因素,它的动力和目的都是经济性的,是在以海外贸易为主体的商品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并为控制海外贸易和保证其顺利发展而发展的。海权的建立和发展与大规模海外贸易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过程是不可分的,并互为动力。为此伴随着商品对外贸易的增加,拥有实现海外产品交换的手段——海上航运也就应运而生。”
“剩余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就要运到海外市场上去,实现产品的交换。显然,要完成商品生产到交换这一周期,国家必须要有足够的运输手段——商船队,将商品运往海外市场。航运业,尤其是远洋运输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为经济的迅猛起飞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可见,商船队的规模及能力就决定着海外贸易能否顺利实现。事实上,在我们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商船队开到哪里,它的海外贸易就推进到哪里,国家的影响力也就扩展到哪里。另外商船队不仅是海上运输的工具,它还具有海上武装力量的性质;尤其是在海上常务武装力量出现之前,商船队既可以载上货物从事海外贸易,也可以配上武器成为保护海外贸易的战船,还可以两者兼而有之。因此,实现产品交换,从根本上有赖于海上航运。海上强国必然是海上航运业发达的国家,而航运业发达的国家则拥有大规模的商船队。进行海外贸易是十分脆弱的,必须要使用海上武装力量对其加以保护。为了海上的商船得以安全行驶,能够顺畅的在大洋上来往贸易,在这些航线上必然要拥入众多的竞争者,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利益的冲突,其激化的结果就是向诉诸武力的方向发展。在此情况下,为了使海外贸易不至于中断以及海上航路畅通无阻,海上常备武装力量——海军舰队就合乎逻辑地产生了。这些海军舰队最初来源于商船队。海上航运规模的日益扩大,客观上就要求部分船只从商船队中分化出来,专门履行护航、作战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等职能。大量军事舰艇造出下水,大量万吨级的商船也逐渐被造出,为了争夺殖民地作为商品经济倾销地和原料来源地,欧洲各国在大洋上开始了无休止的海战,为的就是能够得到更多的殖民地,而殖民地的争夺更加凸显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满载着商品的商船队驶离本国的海岸后,就要在海外寻找一系列用于补给、避风、修理、停泊以及开展贸易的立足点,否则,海外贸易也同样不能进行。而这些立足点通常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广大濒海地区中的殖民地和军事领地。为了使海外贸易得以进行,各海上强国必须要通过夺占和控制这些殖民地和领地来保证海上航运的畅通和海上航路不受敌方破坏,这就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
“那么,一支海军力量的规模和发展方向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思,我个人认为,为了保护海上贸易和殖民地,在当前的局势下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一支即便是与实力最强大的海军强国开战,也能使他们陷入险境的强大海军。”
“要达成这一目的,一个海上强国的主力舰队完全没有必要跟上最强海军国家的舰队规模,因为通常来说,任何一个海军强国都不可能将他们的主力舰队集结起来发动孤注一掷的进攻。即便是敌人倾注所有军舰以绝对的优势来压倒我们,要打败我们的强大舰队也必将大耗他们的元气,虽然敌人也许会取得胜利,但他们在世界上的地位将无法再依靠这支舰队维持下去。”
听到林逸青的这段话,奥贝的脸上现出了惊愕之色。
他完全没有想到,林逸青对海军发展的见解,竟然如此深刻!
林逸青在这里道出了一个可怕的推论:哪怕是最强海军国家的英国,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是靠强大的舰队维持的。因此没有了舰队,英国就什么也不是!对法国来说也是如此!尽管他这段直白的话野心勃勃,同时又因为没有考虑国际关系和结盟之类的因素,而显得有些破绽。
“目标已经明确,那么,我们需要建造什么样的军舰,来组建我们的舰队呢?而据我的了解,法兰西帝国海军现在似乎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拥有装甲防护、装备重炮的新式快速巡洋舰和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能够远洋作战的小型舰艇。”
说到这里,观众中的“新学派”军官们情不自禁的纷纷鼓起掌来,而“传统派”的军官们则一声不响,只是紧盯着林逸青,等候着他的下文。
林逸青又微笑着向鼓掌的观众们摆了摆手,过了好一会儿,热烈的掌声才平息下来。(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