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车比人多-《2011开始》


    第(2/3)页

    陈纪东想起一个事,咂着嘴道:“妈的,苏娜那女人还真能折腾,当初我咋就没想到办个小厂子,现在我家吃的醋和酱油都是她那小破厂子生产的,听说去年卖了一千多万,净赚两百多万,现在是景安知名的女企业家了,谁见了都是苏总,比当地主强多了。”

    陈耀东道:“你只看到了人家的风光,没看到人家担的风险,说句不好听的,这种食品工厂哪天随便出点问题,或者市场有个大的波动,就撑不下去了,哪有你旱涝保收稳。”

    陈纪东道:“人这辈子哪能没点风险,我又不是没担过风险,喝水都可能被噎呢!”

    陈耀东道:“想办工厂就去办,只要别找我借钱就行。”

    陈纪东撇撇嘴,都是废话。

    不让找你借钱,现在哪有钱办工厂。

    欢欢喜喜过个大年。

    初一还是在大伯二伯家过。

    初二走大姑二姑家,今年也不着急去保府了。

    大表哥又上了一个小台阶,挂上了常务,急需要政绩加分,奈何兴邦集团只做基础农牧业和超级渠道,不盖加工厂子,想给他搞点业绩可选择的项目也不多。

    商量半天,最后商量出一个菜篮子工程。

    除了蔬菜大棚,仁固也确实没啥好搞头。

    如果能把规模搞大,让农民挣到钱,摘掉贫困帽子,也是大成绩。

    初三去舅舅家。

    原本一定四口,这些年添丁进口,不知不觉八口了。

    如果再加上姜苗苗肚子里还没出生的,就是九口了。

    也算人丁兴旺。

    舅舅和三个姨家这两年生活也在变好,别的陈耀东没法帮,但舅舅和三个姨都是种大棚菜的,照顾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两年又盖了几座大棚,忙不过来又顾了人干。

    一年能挣个七八万,大富大贵不可能,但家有余财还是没问题的。

    都买了小轿车。

    兴邦集团盖的房子也给一家留了一套。

    也算是小康了。

    初四到三姨家,三姨念叨起了李蓉蓉的工作。

    表妹李蓉蓉去年毕业了,在京城浪了半年,换了好几份工作,充分体验到了北漂的心酸和大不易,梦想和理想已经被现实磨平,想回景安找个工作。

    陈耀东道:“去派出所,干上两年辅警转正。”

    三姨问道:“现在都要考吧?”

    陈耀东道:“每年都有转正名额,考也简单,就是那个意思。”

    三姨立马转忧为喜:“警察挺好。”

    李蓉蓉苦着脸:“可是,我不想当警察啊,当警察多累。”

    陈耀东挺无语,现在的小姑娘真是难以理解。

    三姨则立马教训女儿:“警察都不干你还想干啥,嫌这嫌那你咋不上天呢!”

    李蓉蓉撇撇嘴,不想跟老妈争。

    九五后的人跟七零后的压根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初六下午。

    陈耀东一家吃过饭,在院子里说话。

    “想好回景安了没?”

    陈耀东问老二:“想好了就回来,我给你弄块地盖个厂子,专门加工大豆油,放到店里去卖,豆粕卖给兴邦农业做猪饲料,安安稳稳也没多大的风险。”

    陈卫东咬咬牙,下了很大决心:“我回去就辞职。”

    陈耀东不动声色瞥了眼不远处的温玉婷,问:“温玉婷什么想法?”

    陈卫东道:“没啥想法,上了四年班她也不想上班了。”

    陈耀东嗯了声,没有再问。

    正准备进去呢,一辆电摩开了过来,在院子门口停下。

    陈耀东瞅了眼,挺意外,竟然是庄寡妇和罗美。

    陈爸陈妈也看到了,迎了上去互相问候了句过年好,把人让进来。

    罗美拎着两个礼盒,挨个打招呼,就温玉婷没见过。

    庄寡妇这几年一直在兴农绿色超市上班,还是连续三年的一线优秀员工,要不是因为没念过书实在没认下几个汉字,自己也没想过要上进,早当店长了。

    听说前年去年过年都来家里拜年,但陈耀东初二就和姜苗苗飞去了保府,也没碰到。

    晚饭都吃过了。

    这个点来,明显是故意避开了饭点的。

    把人进让屋里坐了一会,庄寡妇和罗美喝了杯茶就走了。

    陈爸把人送走回来,还一声感慨:“罗家的这三个都是有出息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