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要不说人家是个有前途的小伙子呢。 吴远接了华子,续上了火,这才道:“第一步,县里牵头,先把家居港搞起来,这个没多大问题。这方面,不管是县里找的投资商,还是由我来投资,都是可控的。” 徐长盛连忙点明一句道:“这第一步的投资,除了你吴老板,县里不作第二人选。” 这话属实只拿捏了,抱紧这条大腿不松手。 吴远点点头,续道:“围绕着家居港的建设计划,如何完善家居港上下游各类企业的招商引资,这一块内容,写得稍微抽象了点。” 听到这里,林秘书暂停记录解释道:“吴老板,听说您在彭城投资了一个瓷砖厂,所以我们也是想,能否由吴老板你打个样,我们把它做成招商引资的样板工程,以此来增加北岗线吸引投资的能力。” 吴远听着,没有反对道:“林秘书,这是一个思路,但不能光靠这一条。” “家居港的上下游产业是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厂子,就算是我有心涉猎,也没办法全覆盖。示范带头作用,吸引力是有的,但不能全指望它。” “所以徐书记,林秘书,就需要政府方面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落实跟进这件事。” 徐长盛听明白道:“吴老板,你的意思是,专门成立个部门搞招商引资?” 吴远点点头,又失笑道:“这个概念有点太前卫了?” 徐长盛连连摆手道:“那倒不是,吴老板。据我所知,很多地方明面上没挂牌,但实际上已经这么做了。” “你倒是提醒我了,小林,这条专门记上,确实要考虑专门成立招商办。” 前世地方上的招商办,最早是93年成立的。 徐长盛来这么一出,不知道是不是创造了历史。 不过先走一步,总比后走、晚走的好。 不至于像前世那般,左右吸引不来投资,最终把招商引资的指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头上。 甚至连计生办每年都要参与消化这招商引资的指标。 听起来荒唐是荒唐了些,但也正暴露了笨鸟后飞的窘境。 一番探讨,两个钟头倏忽而过。 确定都差不多了,徐长盛便长身而起道:“吴老板,那我们就先回了。你的意见,我们会郑重考虑。” 吴远挽留道:“徐书记,食堂都准备好了,吃个便饭也不耽误。” “不了不了,吴老板,”徐长盛点点手表道:“我这还有会在等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