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村里办事怎么个章程,他一个城里孩子又哪里懂? 生怕弄出个岔子,不好收拾。 问到许慧琴大伯老许头那,老许头未曾开口,就先问:“你姐夫怎么说?” 黄海洋这才一扭头,载着许慧琴就来问姐夫吴远。 吴远手里头的紫檀木珠子摩挲不停,随口道:“这个好办,麻鸭饲养是爹,也就是你大姨父主持的。” “你找他一起,趁这几天功夫,把想要饲养麻鸭的农户需求汇总一下,走统一采购,由慧琴这边统一孵化,确保孵化成活率。” 俩人豁然开朗。 毕竟这事不难,关键是要找到对口的人,才方便跟村里的人打招呼。 吴远说到这里,又叮嘱了慧琴一句道:“到时你也跟着,汇总前,跟大家伙说明一下情况。具体是指不同饲养规模,对应的各种成本情况。” “让大伙心里有个数,不要盲目上规模。到后头舍不得投入,麻鸭出栏时间达不到要求。” 许慧琴重重地点头:“嗯,吴老板,那我们去找老支书了。” 俩人走到院外。 黄海洋就睿智地提醒道:“叫什么老支书,将来你要跟我一样叫大姨父的!” 许慧琴俏脸一红:“将来是将来,现在是现在。” 黄海洋抓住机会当即逼宫道:“难道你还想对我始乱终弃?” 好家伙,这一出死皮赖脸的功夫,也算是炉火纯青了。 无怪乎,许慧琴这样的淳朴孩子,也着了他的道。 目送着弟弟离开,黄茉莉看向姐夫,手捧着下巴,俩眼晶晶亮道:“姐夫,你怎么什么都懂?” “懂什么?”吴远先反问了一句,随即明白过来道:“作为农村人,鸡鸭鹅还能不会养?说出去,叫人笑话。” 黄茉莉脸现敬意。 话岁这么说,可姐夫如今家大业大的,谁还敢把他当作一根普通的农村人看待? 也只有他自己个。 才始终以农村人标榜自己。 甚至能在闲暇时光,摸起斧头,心无旁骛地折腾木头吧? 晚饭过后。 在家待了一天的吴远,出门透透气。 一路遛达到村部,竟意外地热闹。 这种热闹,和年前相比。 不是聚在贾痦子商店里打牌打酱油的那种热闹。 而是围着村里三巨头问长问短,憧憬未来的那种喧嚣。 农村自打联产承包至今,一年又一年的,实在有太多年没起什么波澜了。 第(2/3)页